星際爭霸2:傳奇選手的輝煌歷程

雖然大多數(shù)星際2的粉絲在某些方面有共識,但持續(xù)多年的網(wǎng)絡爭論已經(jīng)清楚地表明,對偉大的理解是主觀的。

因此,在編寫這個榜單時,我將解釋我對星際2中偉大選手的核心價值觀和標準,以及我是如何一致地將這些標準應用于所有被考慮的選手身上。

我很榮幸能夠撰寫這個系列。

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做這樣的事情,而現(xiàn)在距離Stuchiu的開創(chuàng)性GOAT系列已經(jīng)有近十年了,這似乎是回顧星際2歷史和所有成就這款游戲的杰出選手的最佳時機。

我要感謝Lichter、Munch、Olli、CosmicSpiral、thehexhaven、TheOneAboveU和Soularion,他們在我加入時讓我感到賓至如歸。

我也要感謝我的長期編輯Waxangel和多年來一直支持他工作的所有員工。

沒有你們,我就沒有寫作的地方。最后,我要感謝過去七年里閱讀過我作品的讀者。作為這個網(wǎng)站和社區(qū)的一員,我的生活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。我希望你們會喜歡接下來的10篇文章。
如何比較不同時代的成就和數(shù)據(jù)
任何像這樣的榜單都必須涉及對不同時代的選手進行比較。為了減少在不同時期進行統(tǒng)計“換算”所帶來的主觀性,我首先按時間段對選手進行分組,并與同齡人進行比較。以下是四個主要劃分:
· 2010-2012年:前KeSPA時代/WoL
· 2013-2015年:KeSPA“鼎盛”時代/HotS
· 2016-2017年:早期LotV
· 2018年及以后:后KeSPA時代
當然,在敲定最終排名時,跨時代的比較是不可避免的,但我認為與直接比較Nestea和Reynor等選手的履歷相比,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。
主要的標準:
主要賽事成績和勝率
在任何體育運動中,賽事的名次都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標,在選手評價中起著關鍵作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對第二名和四強成績的重視程度比大多數(shù)粉絲更高(至少根據(jù)我從星際爭霸社區(qū)了解到的情況)。我的評估更接近當前主要賽事的EPT積分分配(第1名與第2名之間的比例為3:2)而不是GSL積分分配(第1名與第2名之間的比例為2:0.99)。
此外,我還非??粗芈殬I(yè)選手巔峰期在主要的大型系列賽事(GSL、SSL、戰(zhàn)隊聯(lián)賽Proleague)中的勝率,給予了很大的權重。盡管賽事成績是選手成功的一個標志,但它可能不能準確反映出選手在某個時期在賽場上的地位,或在類似成績的選手之間做出足夠的區(qū)分。在大樣本中,主要賽事中的勝率有助于捕捉選手所展現(xiàn)出的統(tǒng)治水平。
職業(yè)生涯與巔峰期之間的權衡
在敲定這個榜單時的一個核心難題是如何評價一位選手的整體職業(yè)成就——主要通過經(jīng)年累月的大賽成績來衡量,與他們的巔峰能力——主要通過在巔峰時期的主要賽事的勝率來衡量。最終,我做出了大約55:45的劃分,略微偏向整體職業(yè)成就。
在許多選手已經(jīng)在10年以上的時間里積累了較


相關游戲資訊
玩家評論
猜你喜歡內容
熱門推薦
熱門軟件
專題推薦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