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孔明熱情地勸酒。

正當(dāng)他們飲酒之時,突然有一個人醉醺醺地走了進(jìn)來,他昂首挺胸,向大家行了個禮,然后就坐到了席位上。
溫感到很奇怪,于是問孔明:‘這是誰?’孔明回答說:‘他姓秦,名宓,字子敕,現(xiàn)在是益州的一位學(xué)士。
’溫笑著說:‘你被稱為學(xué)士,但不知道你到底學(xué)過什么?’宓嚴(yán)肅地說:‘即使是蜀中的小孩子也在學(xué)習(xí),更何況是我呢?’溫又問:‘那么你能告訴我你學(xué)過些什么嗎?’宓回答說:‘我學(xué)過的知識包括天文、地理、三教九流、諸子百家等等,無所不包;我還閱讀了古今興衰的歷史和圣賢的經(jīng)典。
’溫笑著說:‘既然你說出這樣的話,那我就以天為題來考考你:天有沒有頭?’宓說:‘有頭。
’溫問:‘頭在哪個方向?’宓說:‘在西方。
《詩經(jīng)》中有一句“乃眷西顧”,由此推斷,頭在西方。
’溫又問:‘天有耳朵嗎?’宓回答說:‘天雖然高高在上,但是它能聽到低處的聲音。
《詩經(jīng)》中還有一句“鶴鳴九皋,聲聞于天”,如果沒有耳朵怎么能聽到聲音呢?’溫再問:‘天有腳嗎?’宓說:‘有腳。
《詩經(jīng)》中還有一句“天步艱難”,沒有腳怎么能夠行走呢?’溫最后問:‘天有姓氏嗎?’宓回答說:‘當(dāng)然有姓氏!’溫問:‘是什么姓氏?’宓回答說:‘姓劉。
’溫問:‘你怎么知道的?’宓說:‘因為天子姓劉,所以我知道。
’此時,秦宓的語言清晰流暢,對答如流,滿座的人都被他的才華所震驚。
張溫?zé)o言以對,而宓卻反過來問他:‘你是東吳的名士,既然你問了關(guān)于天的問題,那你一定非常了解天的道理。
過去混沌初開,陰陽分開;輕清的東西向上飄浮成為天,重濁的東西向下凝聚成為地;直到共工氏戰(zhàn)敗,頭撞到不周山,天柱折斷,地維斷裂:天傾西北,地陷東南。
天既然輕清而向上飄浮,為什么它會傾西北呢?另外,我不知道輕清之外,還有什么別的東西?希望你能告訴我。
’張溫?zé)o言以對,只好避席道歉說:‘沒想到蜀中竟然有這么多的俊杰!聽了你的講述,讓我豁然開朗。
’孔明怕溫感到羞愧,于是用善解人意的話安慰他說:‘我們在席間互相提問,都只是開玩笑而已。
你知道如何安定國家,何必在意這些唇齒之爭呢!’溫感激不盡。
”。
發(fā)表評論